2022年結束了,對于國內汽車市場而言是冷淡的一年,老牌合資品牌銷量巨幅下滑,也出現了很多難以預料的結局,而2023年春季馬上到來,新的一篇即將開始,中汽協預測2023年汽車銷量為2760萬臺,同比增加約2.8%,市場有著“觸底反彈”現象,那在2023年有哪些豪華品牌SUV車型會來到我們身邊?一起來看看吧!
奔馳新GLC:預計2023年3月上市
全新一代GLC與新一代C級一樣都是基于MRA2平臺打造,國產版軸距加長了89mm,同時針對部分配置細節作出調整,使得新車在具備豪華感的同時還有著十足的運動氣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新長軸距奔馳GLC的造型基本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中央的進氣格柵同樣也是傳統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內部密密麻麻的三叉星徽網格布局也進一步的提升了前臉的質感。
對于兩側燈腔內部的日行燈帶布局而言,新款GLC則是采用了全新的燈組布局,從而在夜間亮起時有著較為明顯的辨識度。
全新長軸距奔馳GLC的長寬高來到了4826/1890/1714mm,軸距則是達到了2977mm,并且高度得到了明顯提升,整體更加挺拔。
新車的尾部相對來說表現的更加飽滿,同時再加上底部包圍采用了大量的鍍鉻飾條進行修飾,以及雙邊雙出的排氣裝飾,更是提升了尾部整體的力量感。
車尾排氣部分采用鍍鉻包圍,造型十分運動,與上方的尾燈的貫穿鍍鉻飾條互相呼應,也符合國人喜歡鍍鉻的口味。
全新奔馳GLC的內飾布局讓人一度錯以為坐進了現款奔馳S級的座艙,濃濃的家族風格充斥著熟悉的德系味道。
全新車型的內飾較現款來說,減少了木紋飾板的運用,車機屏幕的面積進一步加大,大幅提升了新款車型的科技感和智能體驗。但院長覺得在豪華感方面還是現款車型更勝一籌。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提供多種主題UI可供用戶選擇,屏幕顯示效果很細膩。此外,11.9英寸中控屏操作流暢度不錯,系統新增越野模式,駕駛者可通過中控屏直觀查看車輛所處環境的實時傾斜度、坡度、地形海拔、坐標、指南針等功能。
第二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腿部空間較為寬敞,新車首次搭載第三排座椅,也就是新增7座車型,官方宣稱新車進行了專屬后梁抬高,能有效提升后排空間寬敞感。
動力方面,全新奔馳GLC將搭載2.0T發動機,匹配48V輕混系統,最大輸出功率258馬力,與之匹配的是9AT變速箱,并且標配了四驅系統,還擁有越野懸架系統、越野模式切換、DSR陡坡緩降等功能。
編輯點評:軸距加長、配置升級、豪華感延續,筆者認為是奔馳新GLC的代名詞,在與奧迪Q5和寶馬X3的爭奪戰中,新款GLC預計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就差一個合理的定價了。
奔馳GLE中期改款:預計2023年上半年發布
奔馳GLE在今年將迎來中期改款,根據此前海外諜照,新車對車型的內外細節做出了調整與改動,其中車內多處造型向奔馳S級車型靠攏。
作為中期改款的車型,新款GLE外部的變化整體不大,大體輪廓看來基本上和現款無異,依舊是整體圓潤飽滿的風格,主要的改變在大燈組造型,其設計向家族的最新風格看齊,與全新一代S級相似。
另外,在車頭的細節部分,改款的GLE覆蓋著比較重的偽裝,但可見前大燈和前保險杠處會有一些小的調整,筆者推測其中網依舊是鍍鉻點綴,偏向豪華風格。
與此同時,GLE的AMG版本車型也或將進行更新,其外觀更加激進,中網部分采用的是豎向熏黑飾條設計,而普通班則是鍍鉻樣式,二者風格不同。
新車尾部的變化不大,尾燈尺寸比現款略有加大,而且內部結構變化明顯,橫向的燈帶設計足以為新車帶來更高的辨識度。
新車的下包圍處也進行了調整,普通版是雙邊共雙出鍍鉻排氣,而AMG版本則為尺寸更大的雙邊共四出的熏黑運動排氣,運動感比普通版更濃郁。
內飾的主要變化在方向盤樣式,普通版車型換裝與新款奔馳E級同款的三幅式方向盤,車機繼續搭載奔馳最新的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車內的精致優雅是其亮點。
預計新車將延續現款車型的動力系統,將提供2.0T直列四缸、2.5T直列六缸兩套動力單元,匹配9AT手自一體變速箱,同時采用EQ輕混增壓技術。
編輯點評:目前還有網絡消息稱北京奔馳正在準備GLE的國產化工作,緊跟華晨寶馬X5的腳步,屆時則價格會更加有吸引力,或許2023年上市的中期改款車型就會以國產的身份與大家見面,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寶馬X1:預計2023年3月份國產 上半年上市
全新第三代寶馬X1 ( 參數 | 詢價 | 圖片 ) 將以加長軸距的形式呈現,并啟用全新底盤代號U12,之前已經很多網絡圖片,網傳新車已進行一段時間的國內測試和驗證,預計上半年有望上市。
全新第三代X1長軸距預計明年3月份生產月開始在沈陽投產,或將提供三款車型:X1 sDrive18Li、X1 sDrive20Li、X1 xDrive20Li。
全新國產X1依舊采用加長設計,軸距比海外版加長了110mm,比老款X1增加了22mm,達到了2802mm,新車的車長直接突破了4.6米。
新車采用了家族最新的設計風格,前臉的變化體現在底部包圍換裝了全新的設計樣式,三段式包圍的各個開孔尺寸都有所增加,提升了前臉的運動感。
新車的雙腎格柵采用鍍鉻點綴,內部的銀色飾條組合效果很好,兩側采用一體式燈組,LED日行燈擺脫了家族傳統的圓形LED日行燈風格。
輪胎方面,新車將提供225/55 R18、245/40 R20、245/45 R19三種組合,輪圈的樣式也與版本不同而有所區分。
內飾部分,全新一代X1整體也迎來了大換新,座艙設計則延續品牌最新的雙聯屏設計,并融入iDrive8車機系統,智能交互更豐富、更便捷。
曲面雙聯屏搭配精致的電子擋把,整體可見旗艦iX的味道,出風口的位置也重新設計,儀表臺表面配以縫線設計突出豪華感。
方向盤采用三幅樣式,可見尺寸十分粗壯,下方底端采用精巧的鏤空設計,兩側多功能按鍵依舊是巡航和多媒體等控制區域。
全新寶馬X1 xDrive20Li車型搭載代號為B38A15R的1.5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28千瓦(174馬力),而xDrive 25Li車型搭載代號為B48A20R的2.0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67千瓦(227馬力)。
傳動系統部分,前驅版或將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而四驅版預計匹配愛信8AT變速箱。按計劃,全新X1將在2023年上市,后續還會推出插混版、以及純電動的iX1車型。
編輯點評:目前在售的寶馬X1已經銷售很長的時間了,距今已經過去大約有7個年頭,確實也是時候進行換代了。雖然是寶馬旗下的入門級SUV,但國產后的寶馬X1擁有比寶馬X3更大的后排空間,因此與奔馳GLB、奧迪Q3相比更具實用優勢,筆者十分看好換代后的寶馬X1。
寶馬iX1:預計2023年7月份開始國產
在全新第三代寶馬X1發布的同時,寶馬還首次推出了純電動iX1,這款車型同樣將在國內以加長軸距形式投產,采用的是FAAR 2平臺打造,可以理解為純電動版本的全新寶馬X1。
國產寶馬iX1預計將會和海外版本保持一致,前臉豎直挺立,配合加大尺寸的雙腎封閉格柵,整體魁梧有氣勢。
海外版寶馬iX1車身長寬高達到了:4500/1815/1642mm,但國產后的軸距和車長會進一步增加,國內全新X1車身尺寸為4616/1845/1641mm,但軸距達到了驚人的2802m,這次真達到了中型SUV的軸距水平。
新車也搭載了最新的iDrive 8系統,在內飾視覺上,就是這雙聯屏設計,屬于寶馬最新的內飾設計風格,并且下方橫條其實也挺有寶馬i7的味道,只是水晶樣式氛圍燈變成了金屬質感氛圍燈。
換擋區域采用了懸空設計,下部帶有極大的儲物空間,前方帶有兩個杯架,并且前方還帶有手機無線充電區域,高開口的設計也更容易取拿手機。
海外的iX1 xDrive 30版本的前后橋各有一個電動機,其四驅系統在冰雪路面上依舊能提供駕駛樂趣,這得益于扭矩矢量控制系統的發揮,并首次提供了駕駛輔助系統,包括陡坡緩降功能等,并可在抬頭顯示中進行提示。
iX1目前海外僅公布了iX1 XDrive30雙電機版本的動力參數,綜合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494N·m,官方0-100km/h加速成績5.7s。
新車配備一個64.7kWh的電池組,不同工況下可提供410-435km左右的續航里程。另外,寶馬國產iX1(代號U12BEV)年規劃產能為2.2萬輛,搭載第五代寶馬eDrive電驅系統。
雖然詳細的動力參數暫時無準確消息,但國產加長后預計將使用更大容量的電池組,續航里程有望超過500km。
編輯點評:此次iX1的問世,憑借寶馬多年積攢下來的品牌認知,相信會撬動一些原本考慮大眾ID.系列、小鵬等眾多20多萬新能源SUV的用戶,我認為國產iX1的官方起售價很可能不算低,可以等等后期的優惠政策,可能會有驚喜。
奧迪Q6 e-tron:預計將于2023年9月全球首發
按照一汽奧迪2023新車規劃,將推新款Q3/Q6 e-tron等車型,打造燃油+電動的雙線驅動營銷體系,首款PPE平臺量產車奧迪Q6 e-tron將于2023年9月全球首發,將搭載800V電氣架構,預計可實現270kW充電功率。
新車采用了奧迪電動車系列的設計語言。前臉部分配備多邊形封閉式中網,兩側的頭燈組采用時下流行的分體式設計,且造型十分犀利。
下方的前包圍配備貫穿式的進氣口,兩側也設計了帶有風刃的風道,強調運動性。車身側面造型簡潔大氣,平直的腰線勾勒出修長的車身,全新的雙五輻刀鋒輪轂進一步強化運動感。
車尾部分造型飽滿,整體與Q6等奧迪家族SUV形似,其尾燈組疑似采用貫穿式設計以提升辨識度,內部帶有類似箭羽造型的燈芯。
中控臺上方配備了全液晶儀表盤、大尺寸懸浮式中控屏以及家族式的四幅式觸控方向盤,突出科技屬性。
新車采用個性的非對稱式布局,中控臺偏向于駕駛員一側,便于操作,整體布局使用分層手法,很有立體感。
新車或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兩套動力系統,預計配備100kWh容量的電池組,續航里程可能在700km左右。
編輯點評:作為代表奧迪豪華電動出行的標志性平臺,PPE平臺下的產品還將搭載新一代E3電子電氣架構,實現奧迪最新最高端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我們也會繼續關注奧迪Q6 e-tron的消息。
林肯新航海家:2023年上半年發布
新車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化設計,前臉部分,格柵尺寸被放大,并且有一條貫穿式的燈帶橫穿整個車頭。新車的燈組也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加上兩側用來裝飾的黑色鍍鉻,看起來確實更加年輕和運動了。但是相比現款航海家,無疑是失去了沉穩和大氣。
新車前臉采用了類似全新林肯Z轎車設計,大燈變得狹長,貫穿式燈帶拉大了視覺寬度,同時中網、后視鏡、下包圍的亮黑材質又增添了幾分運動感。
車身側面,新車采用了熏黑的A柱和D柱,在視覺上有一絲隱藏式的味道。另外,貫穿式尾燈和鍍鉻條得到保留,但位置進行了上移,另外下方進氣口變為隱藏式。
尺寸方面,全新航海家的長寬高分別為:4908/1952/1717mm,軸距2900mm,車長超過了4.9m,尤其軸距加長50mm會給后排空間帶來一定的提升。
內飾部分,新車全環抱式造型來源于概念車Star,中控布局也更具層次感,同時保留了大量的實體按鍵,并采用了和全新林肯Z一樣的由多面屏幕組建而成的曲面大連屏。
新車還換裝了全新樣式的方向盤,其下底鏤空式造型,并采用鍍鉻裝飾,視覺效果相比過去要提高不少檔次感。
動力部分,新車將配備一臺2.0T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92kW,相較于現款的2.0T版本,功率要提升12kW,動力性能得到了提升。
編輯點評:現款航海家有著不錯的產品力,終端優惠也有力度,中期改款車型外觀內飾堪比換代,同時擬補了后排空間的不足,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保時捷卡宴中期改款:預計將于4月首發
外觀方面,新車的車頭部分延續了老款車型的整體風格,采用了全新的頭燈樣式,大燈燈組的尺寸加大,其內部的結構進行更改。
保時捷品牌標志性的四顆LED日間行車燈被更改成了長方形,更加接近保時捷首款電動車Taycan,前格柵的尺造型更加方正為車輛增添了不少硬朗的視覺效果。
前保險杠兩側散熱口造型經過重新設計并增大了面積,其下格柵都有大尺寸的連通設計,可以為車輛提供更好的冷卻效果。
新車整體造型依舊是卡宴原本的味道,車門處有著明顯的車身腰線,為新車帶來了更多的立體感,相對改善了老款車型在車側部分過于溫和的風格。
外觀主要對尾燈進行了修改,雖然依舊采用貫穿式結構,但內部變為了更為醒目的紅白雙色構造,紅色的尾燈左右兩側加粗,顯得更加簡潔時尚。
海外圖為中置雙出排氣,根據車型版本的不同,雙邊雙出、四出排氣等樣式也會有所區別。
新車內飾將采用保時捷最新的家族風格,新車搭載12.6英寸全液晶儀表,中控屏尺寸12.3英寸,內置最新的操作系統,并在下方配備觸控板,取消中央換擋區域的大量實體按鍵。
最大的亮點是新車將會采用與保時捷911類似的撥桿式電子換擋機構。此外,新車在副駕側也可以選裝10.9英寸顯示屏,組成貫穿式連屏設計。
動力方面,根據海外測試車型表明,入門版車型依舊會搭載3.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354Ps,扭矩提升至500N·m,S版本車型最大功率474Ps,最大扭矩接近600N·m。
保時捷PASM動態底盤控制系統等元素也不會缺席,保持著保時捷獨到的操控體驗,預計新車將于4月首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編輯點評:值得補充的是,新車也為國內市場提供E-Hybrid系列,2.0T四缸發動機配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版本,有著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再加上雙大尺寸液晶屏設計理念等細節,在科技方面進一步的提升。
雷克薩斯RZ:預計于二月份正式上市
雷克薩斯官方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一代雷克薩斯RZ的預售價格,價格區間為37.5-46.5萬元,新車在e-TNGA架構下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定位中型SUV。
新車的外觀類似于跨界車型,既擁有低矮的車身姿態,又擁有不低的離地間隙,高腰線窄車窗、擾流板和溜背造型的設計一并存在。
保留了雷克薩斯標志性的“紡錘臉”,采用了封閉式進氣格柵來降低風阻,前臉可見有汽油版RX的影子,但在最底端改用了粗獷的包圍,表面有著更具質感的巖石鑿面裝飾。
車身的側面的腰線采用了螺旋狀的風格,C柱的上方有一個凸起,D柱大幅度的前傾,加上車頂行程較短而且采用下沉式的設計,整個側面很有沖擊感。
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805/1895/1635mm,軸距為2850mm,相較于bZ4X,新車在車身長度上增加了115mm,寬度增加了35mm,其內部空間表現或許會更加出色。
新車將采用了和全新雷克薩斯RX相似的座艙設計,液晶儀表、中控大屏、HUD抬顯和旋鈕式換擋等設計均會出現在新車上,內飾的質感和豪華感相比bZ4X也有不小提升。
雷克薩斯RZ的中控臺位置偏向于駕駛員的一側,中控大屏的頂部是空調出風口,下方則集成了部分快捷鍵,錯落有致的中控臺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此前雷克薩斯RZ將會搭載更加超前的軛式方向盤,但預計國內受限于法規問題,實際會采用傳統樣式的圓形方向盤。
新車將配備雷克薩斯智能安全系統LSS+ 3.0,提供L2輔助駕駛功能,其優勢在于更懂國內交通路況,面對各類情形都能從容應對。
動力方面,新車配備了前后雙電機驅動系統,其中前電機最大功率150kW/后電機最大功率80kW,電池組容量則為71.4kWh。
新車也還將配備DIRECT4電子動態四輪驅動系統,將基于車輛輪速、加速踏板和轉向角度傳感器所收集的信息精準控制前后輪驅動力分配,分配比例可在0:100 到 100:0之間調整。
編輯點評:2022年是雷克薩斯在華銷量首次出現下滑的一年,1月-11月,雷克薩斯累計銷量16.86萬輛,同比下滑16%左右。筆者認為雷克薩斯在國內的定價偏高,同樣在豪華品牌市場,用戶可以選擇的范圍會更廣。
沃爾沃EX90:預計2023年下半年在國內發布
今年1月,沃爾沃汽車參展北美消費電子展(CES),EX90首次亮相并分別在Luminar和谷歌展臺展出,新車是基于SPA2平臺所打造而來,亮點是激光雷達技術。
沃爾沃EX90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封閉式的進氣格柵,內部鑲嵌了沃爾沃的LOGO,全新的雷神之錘大燈與下方大尺寸的熏黑梯形進氣格柵,提升了整車的科技感。
整體外觀設計依舊延續現款XC90的設計風格,但細節上采納了Concept Recharge概念車部分設計思路,隱藏式門把手、低風阻輪圈都沒有缺席,新車的風阻系數為0.29Cd。
車側從游艇設計中獲得靈感,豪華且自然得體,尺寸方面預計和現款的XC90基本上一致,采用了7座的布局。
車尾的全新維京戰斧尾燈,黑夜點亮后的辨識度很高,并且下包圍處用黑色的飾板進行點綴,顯得更加立體和科技。
內飾一貫是沃爾沃風格的簡潔簡約,中央配備14.5英寸懸浮式中控屏,采用了貫穿式的出風口,液晶儀表盤用懸浮式設計安裝在出風口之上,中央依然是寶華韋健音響,還將首次采用懷擋設計。
新車的座艙將采用一種PET塑料瓶以及松樹樹脂等回收材料制成的可持續供應的材料,并不是單純地使用的皮革、木材等裝飾材料,將環保貫徹到很徹底。
沃爾沃EX90上搭載了Luminar研發的激光雷達技術,波長為1550納米,最遠探測距離可達600m,即便是在夜晚的高速公路,此激光雷達能夠準確感知一定范圍內前方的物體。
動力方面,沃爾沃EX90全系將搭載前后雙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分別為407Ps和503Ps可以選擇,并且它將搭載111kWh的電池組,續航里程分別可達467km和600km。
編輯點評:EX90不僅重新定義了純電時代安全標桿,還預示著屬于沃爾沃全新時代的開啟,新車亮點是搭載了Luminar研發的激光雷達技術,這也貫徹了沃爾沃對于安全的品牌定位。
寫在最后
在國內車市過去的2022年,國產新能源車的迅速崛起,讓傳統車企在轉型新能源的路上充滿競爭與挑戰,本篇介紹了寶馬iX1、奧迪Q6 e-tron、雷克薩斯RZ、沃爾沃EX90等都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其品牌號召力與背后的技術都比較成熟,而奔馳新GLC、寶馬新X1等等,都是值得選擇的汽油車型,可以說今天是新能源與傳統汽油車并存的年代,既能擁抱“未來”,也可選擇傳統,你會怎么選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