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河池11月13日訊(通訊員 韋克文)11月9日,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檢察院在屏南鄉人民政府召開人大代表建議轉化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情況反饋會,對該鄉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辦理情況進行了反饋,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高度贊揚。
圖為宜州區人大代表建議轉化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情況反饋會現場。通訊員 韋克文 攝
據了解,今年4月份,宜州區人大常委會向宜州區人民檢察院移送6名宜州區二屆人大代表提交的《關于整治盜采、收購奇石等行為的建議》。收到代表的建議后,該院成立了公益訴訟聯合辦案組,同時邀請宜州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林業局等部門人員協作配合,對“景觀奇石”非法開采、收購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發現轄區內規模較大的違法開采點3處、收購點4處,且開采點均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收購點均無法提供所收購礦產品合法來源證明及合法用地審批手續,存在違法開采破壞公益林、違法收購且占用耕地的現象,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對此,宜州區人民檢察建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件,同時,收到行政機關回復4件。檢察建議均獲行政機關采納并立即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
宜州區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情況調研。通訊員 韋克文 攝
“在人民檢察院的監督建議下,有關部門積極履職,整治了我鄉濫挖盜采、收購奇石的行為,還我們老百姓一個綠水青山的生活環境。非常感謝人民檢察院及時有效地幫我們人大代表辦理了建議!”宜州區二屆人大代表、屏南鄉合寨村的群眾羅鳳秋激動地告訴筆者。
宜州區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情況調研。通訊員 韋克文 攝
近年來,宜州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健全和完善基層人大工作聯席制度,堅持把受理和督辦代表建議、群眾來信來訪作為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多次對政府職能部門在閉會期間部門辦理代表意見建議的情況進行調研督辦,不斷推動代表建議與部門工作雙向銜接轉化,積極構建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理實效,有效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據統計,今年宜州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宜州區人大常委會共收到代表意見建議62件,目前已全部轉交相關職能部門受理答復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