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一些奢侈品包包租賃的App火了,原價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奢侈品包包,每天花幾十元甚至是幾元就能租到,有的還不需要押金,很多南寧人已經嘗鮮。有人說,這種模式“真香”,可以花最少的錢用到名牌包包;也有人說,不知道App上的包是真是假,歸還時包包的狀態也無法界定,容易踩坑。專家建議,拆箱或是還包的時候,最好拍視頻存證,以免產生糾紛。
(相關資料圖)
現象:奢侈品租賃走紅
近年來,一些奢侈品包包租賃平臺逐漸興起,提供諸如LV、香奈兒、迪奧、普拉達等大牌包包的租賃服務,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在一些社交平臺,關于“租包”的話題討論也頗有熱度。
“通過租包來實現大牌包包自由,真香!”今年10月,從事金融行業的南寧市民劉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朋友分享租包的體驗,覺得十分新奇,也當了一回“吃螃蟹”的人。
“租金最便宜的只要幾元,還可以憑自己的征信免押金,感覺很不錯。”劉女士說,租包的花費小,可以經常更換不同的款式,滿足不同場合和搭配的需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發現,這些平臺大都對用戶提供免押租賃服務,憑信用分可以減免押金。租金方面,同品牌不同款式的包包租金也不相同,日租金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租期通常為7天起租,來回物流時間不算租期,租賃到期后,用戶可選擇歸還、續租或者買斷。
不過,想要在這些平臺租包,花錢買會員資格是必不可少的,會員價比非會員價的租金便宜近半,還會額外贈送優惠券,部分商品甚至可享受0元租,但每月的會員費少則99元,多則近200元。
體驗:害怕歸還時產生糾紛
奢侈品租賃真的靠譜嗎?記者從某平臺租了一款宣稱“日租0元”的奢侈品包包。該款包包官網售價4900元,在租賃平臺上的商品押金為3300元。按照商品的介紹頁面顯示,該商品為“9.5成新”。記者檢查發現,包包的皮質和五金配件沒有太大的劃痕,包內沒有異味,但磁吸扣已經出現滑動。此外,該包的包裝簡單,沒有相應的品牌吊牌、防塵袋,只在平臺的吊牌上簡單標注包包的名稱、商品編碼,無法判斷是否正品。
記者從某App租來的奢侈品包包。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李藝 攝
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的擔憂也主要集中在包包是否是正品、使用造成磨損是否會被扣押金等方面。例如,有網友不解,如果包包不能保證是正品,那么自己花錢租一個假包,不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冤種”嗎?還有網友認為,雖說平臺稱“正常使用痕跡”不會扣押金,但如何界定“正常使用痕跡”,解釋權都在平臺手里,容易被坑。
此外,還有人擔心包包的衛生問題:這些供租賃的包包,始終都是二手商品,消費者無從得知包包的清洗消毒情況。另一方面,在高頻次的清洗與使用下,包包的磨損可想而知,商家標榜的“9.8成新”“9.5成新”,可信度要打個問號。
另一方面,奢侈品包包租賃平臺的存活期讓人憂心,有的平臺App僅幾個月就下架了。如果在這些“短命”平臺上租包,很可能剛交了會員費沒多久,平臺就跑路了。
提醒:使用時要留存“證據”
廣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唐玉生認為,奢侈品包包租賃模式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是因為年輕人樂于接受“共享經濟”,不會拘泥于物品的所有權歸屬,愿意花最少的費用,體驗不同的風格。他同時提醒,由于奢侈品租賃平臺線上物流配送、歸還的業務流程及有關破損鑒定標準等環節無法當面確認,容易導致糾紛出現。
“租用奢侈品包包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南國法援公益律師吳藝霞認為,對很多租用奢侈品的用戶而言,由于并不具備專業的鑒定能力、鑒定技術等,無法分辨所租用包包是否為正品,一旦租方在使用過程中導致包包出現損壞或遺失等情況,賠償的價值無法確定,有可能會加重租方責任承擔。
此外,租包還存在其他的質量隱患,在歸還時雙方容易引發糾紛。對此,吳藝霞建議,消費者應該選擇正規的租賃平臺,在租賃前仔細了解平臺資質、經營狀況,還有消費者評價等;在拿到包包時,注意留存能夠證明包包真實情況的相關視頻或者照片,歸還前也可以拍照錄像,以便發生糾紛時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名消費者的訂單截圖。
延伸:租金沒有想象中的低
與購買奢侈品包包相比,租借一周看似“劃算”,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甚至推出“0元租”噱頭,但花費并沒有想象中的低。在不計算每個月百元左右會員費的前提下,以記者體驗的日租金為0元的奢侈品包包為例,來回郵費(包含保價費用)等都需要消費者支付,再加上為了避免因為包包的使用痕跡與平臺產生糾紛,消費者普遍還會購買一份價格10元的“劃痕險”,實際上一周的租金也達到了近100元。
而一些一線奢侈品的熱門爆款,日租金普遍超過30元,甚至接近100元。例如,一款香奈兒經典方胖子鏈條包的日租金為70多元(會員價),若租7天,租金則需要5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