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云南屏邊縣新現鎮十年逐夢振興 展現北大門新面貌新藍圖

時間:2022-11-02 08:52:48       來源:云南經濟日報

十年逐夢振興,十年砥礪前行,十年日新月異,十年碩果累累。作為屏邊縣“北大門”的新現鎮,攻堅克難謀發展,一個個新項目、一處處新面貌、一幅幅振興發展的宏偉藍圖變成了可感可觸的美好現實。

秋日的午后,陽光明媚,微風習習,新現鎮文化廣場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老人們在涼亭里休閑娛樂、拉拉家常,廣場周圍的文化宣傳展示牌醒目矗立,這里已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對于廣場以前的樣子,新現鎮居民張永庭至今印象深刻。

據新現鎮居民張永庭介紹,以前,這里是一塊旱地,現在修建成了廣場,老年人早晚都可以來這兒跳跳廣場舞、打打牌,精神上有了慰藉。

邢福英是一名廣場舞愛好者,自從廣場建成后,這里也成為了她和舞伴們的活動場地。她高興地說:“以前,我們這個文藝隊排練的地點不是場所小,就是灰塵多,現在有了這個廣場,干凈整潔,大家跳舞都跳得很開心。”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筑牢鄉村振興根基。十年來,新現鎮先后完成了易地扶貧搬遷集鎮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建蓋搬遷房231套,完成了集鎮小廣場、集鎮農貿市場建設,實施新現鎮集鎮道路、雨污、強弱電管網改造項目和洗馬塘片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項目,新建2個停車場及6條道路命名、路牌安裝、停車位劃定、交通執法設備采購等,并將集鎮道路納入一般城市道路管理,對車輛亂停亂放行為進行交通整治,“精致集鎮、精美村莊”初步形成。如今的新現鎮,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鎮容村貌日新月異,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十年來,新現鎮立足區位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產業結構,引進多家企業,采取“企業+基地”的模式,發展嘉寶果、鷹嘴桃、柑橘等特色產業;以“大戶+散戶”的模式,發展枇杷種植、土雞養殖等傳統產業,枇杷種植由十年前的近千畝發展到3.3萬畝,結合高低海拔差,種植柑橘1.3萬畝、桃子1150畝、香脆李800畝,發展林下草果7000畝、砂仁8000余畝,永勝、新現、洗馬、水塘4個村成功申報為“一村一品”專業村,并引進了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6.2億元建設天然蝦青素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2億余元,可實現利稅3億元和就業300人以上,帶動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觀光農業等產業,推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年來,新現鎮在農林牧漁水、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民族團結、民主法治等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國家級環保鄉鎮”“省級生態文明鄉鎮”通過評審,榮獲“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中共紅河州委、紅河州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二批紅河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吉咪石洞村榮獲“云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省級森林鄉村”榮譽稱號;屏邊四中被授予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健康學校”榮譽稱號;新現村、西沙村、永勝村等10個村榮獲“紅河州州級生態村”榮譽稱號;永勝村榮獲“紅河州文明新風示范村”“屏邊縣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水田村榮獲屏邊縣“文明村鎮”榮譽稱號;新現衛生院成功創建一級甲等醫院;永勝村、水塘村榮獲“屏邊縣脫貧攻堅扶貧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新現村、水田村、田心村、西沙村4個村榮獲“屏邊縣無傳銷示范村”榮譽稱號。

新現鎮黨委書記劉朝恒信心滿懷地說:“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1234’工作思路和新現鎮‘六個一’發展目標,持續推動新現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標簽: 十年逐夢振興 云南屏邊縣新現鎮 北大門新面貌 土雞養殖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