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快看點丨部分私募減免管理費 真讓利還是博眼球?

時間:2022-11-28 09: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基金報

近期,部分私募在新發產品時宣布免除管理費,引發市場關注。市場人士認為,背后原因可能是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買產品,也反映了私募希望通過創新舉措來強化和客戶利益的一致性。

談及降費對私募機構的影響,受訪人士稱,短期來看,降費可能起到一定的安撫或營銷作用,但長期而言,公司收入下降會對投研及經營管理的提升形成掣肘,從而影響產品業績的競爭力和公司的長遠發展。尤其對于那些中小私募而言,降費對其經營發展的影響較大。


(相關資料圖)

私募新發產品減免管理費

近期,深圳市弘源泰平資產新發一只多元化CTA進取型私募基金,投資人如果11月認購,即享費用全免1年,包括1.5%的管理費和20%的業績報酬。

另一家小型私募也宣布,開啟三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的模式,但后端業績報酬提高到25%,未來只有客戶賺了錢,私募才有收入。

格上富信產品總監崔波表示,近期有管理人推出新產品免管理費,但仍是個別現象。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場行情慘淡,導致投資者整體信心不足,基金募集量幾乎降至冰點。在這種背景下,部分相對較新、管理規模較小的管理人發行免管理費的產品,以吸引投資人的關注,也反映了管理人對于當前市場的看好以及對于自身投資能力的信心。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認為,免收管理費是私募回饋和保護客戶的一種方式,但是,對于一些小型私募而言,可能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甚至團隊的穩定。

招商證券金融產品研究首席、研究咨詢部執行董事賈戎莉說,私募基金免收管理費,是想通過降低費用以達到促進新產品銷售或安撫投資者、提升投資者體驗的目的。

部分私募降費意在安撫投資者

由于今年市場震蕩,不少私募產品業績出現大幅回撤,一些私募選擇減免管理費來安撫客戶。例如,今年2月,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宣布,旗下累計凈值在1元以下的產品都不收取管理費,等回到1元以上再收;4月,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表示,對單位凈值低于1元的產品,采取管理費或固定投資顧問費暫時減收60%的措施;9月,希格斯投資也宣布免除旗下水手系列產品半年的管理費。

胡泊表示,私募圈降費的情況以前比較少見,今年主要是受行情拖累,私募基金賺錢效應欠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認購熱情,因此,私募才通過降費讓利來安撫投資者,激發投資者的認購以及持有信心。

崔波稱,今年私募圈降費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一些回撤較大的管理人可能會有管理費減免或某些凈值之下的階段性管理費減免,二是一些較新的管理人在艱難環境下為募資會減免管理費。

降費對中小私募影響較大

除了東方港灣、敦和資管、正心谷等百億私募外,近來也有中小私募宣布降費,三年免管理費,或一年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全免。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降費對那些中小私募而言并不友好,公司收入下降會對投研及經營管理的提升形成掣肘,進而影響產品業績的競爭力和公司的長遠發展,這一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胡泊認為,免收管理費相當于私募用于回饋客戶和保護客戶的一種方式,但對于一些小型私募而言,可能影響到公司日常運營甚至團隊穩定。

賈戎莉指出,管理人讓利于投資者,短期可能起到安撫或營銷作用,但長期來看不利于管理人的投研實力提升,亦不符合“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契約精神。降費解決的是短期矛盾和表面矛盾,不符合私募行業的價值本質,亦不會成為行業趨勢。

崔波認為,私募降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降費看似對投資者有所“交代”,但這并不能改變產品已發生回撤的事實;另一方面,降費后管理人的收入必然受到影響,長遠來看壓縮了管理人的投研支出。

“私募降費不會成為長期趨勢,更多是市場環境不好時的應對措施。畢竟策略開發、產品運營等都需要大量持續的投入,而這些都來自于管理費和業績提成收入。”朝陽永續基金研究院研究總監尹田園說。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