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天天速看:火車“向南”一年間

時間:2022-12-06 10:46:02       來源:工人日報

通車一年以來,一路“向南”的中老鐵路實現客貨運輸兩暢旺,帶動沿線產業熱潮涌動,已成為連通區域發展的黃金動脈,不僅打破了東南亞腹地交通桎梏,還為中國與東南亞各個國家架設起便捷的陸運新通道。

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運營滿周歲的日子,一年前的12月3日,“復興號”鳴響汽笛,從昆明站駛出。而今,一路“向南”的中老鐵路實現客貨運輸兩暢旺,帶動沿線產業熱潮涌動,已成為連通區域發展的黃金動脈。通車一年間,中老鐵路不僅打破了東南亞腹地交通桎梏,還為中國與東南亞各個國家架設起便捷的陸運新通道。


(資料圖)

距離近了,成本減了

從清晨到午夜,位于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的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運輸叉車來回穿梭,一箱箱貨物整裝待發。該站是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起點站,承擔云南路網約70%的中老國際貨運發送量。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9年8月掛牌成立,成立3年來逐漸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和開放前沿。

11月30日,《工人日報》記者在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看著運輸叉車來回穿梭,貨物順利集結,中老國際貨物列車“瀾湄快線”也即將整裝待發。在這里,上海仁承供應鏈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負責人楊杰喜笑顏開,該公司是出口紡織品的跨境企業,出口地有老撾、緬甸、泰國等,年貿易額3億美金。中老鐵路開通前,公司貨物一直是通過公路及海上運輸,受疫情影響大。中老鐵路開通后,公司決定在昆明開設分公司,“不僅距離近了,速度快了,成本還至少節省了30%。”楊杰說。

甘肅的石棉、吉林的輪胎、廣東的空調、北京的凈水器……全國各地的產品源源不斷運抵昆明,通過中老鐵路運往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昆明鐵定達物流公司主要貨源地在廣東,貨物是電子配件、單晶硅等高附加值產品,對裝載以及運輸有極高要求,繞半個華南經中老鐵路進入東南亞,除了運費持平外,公司最在意的就是鐵路通關快、貨損低、運時準。“原本是把中老鐵路運輸作為備用線路,沒想到8個月業務量就占據了公司‘半壁江山’。”該公司運營總監羅熾堯說。

中老鐵路國際貨物聯運從開通初期日均1對,增長至現在的每天6至7對,貨運量呈井噴式增長。昆明局集團公司磨憨站站長周明波說:“一開始預計一周頂多也就兩列,如今穩定在每天6對以上,曾經的焦慮一掃而空。”今年11月1日,老撾北部中老鐵路孟賽站開辦貨運業務,至此中老鐵路老撾段開通的貨運站數量達到7個。

“乘務員會說老撾語”

在位于景洪市的中老鐵路野象谷貨運場,貨場上空巨大的龍門吊來回移動,叉車穿梭在各倉庫運送貨物,倉庫里整齊地放著裝滿貨物的金屬柜。“貨運量從開通兩月后迅速攀升,最多一天能裝124車,車站已累計完成裝車數2萬多車,發送量120多萬噸。”野象谷站貨運工長趙海林說。

中老鐵路老撾段陸續新開通嘎西、孟阿、納磨、納堆等客運站,辦理客運業務車站增至10個,實現動車組與普速列車共線運行,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上海游客宮女士說:“在國內最快只需3小時就能從昆明抵達西雙版納、野象谷、橄欖壩等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體驗滇南茶馬古道、欣賞原生態茶園風光。”

在老撾,從萬象站、瑯勃拉邦站下車只需要半小時即可到達塔鑾、凱旋門等名勝古跡,游覽著名的香通寺、皇宮博物館,領略千年歷史古城氣蘊,在萬榮站附近更可欣賞秀美的山水風光,在南松河漂流、探險。“每次乘坐中老鐵路動車我感到親切,乘務員會說老撾語也會說英語。”老撾籍云南大學在讀博士生聞鵬宇說。

劉銀能現在已經是老撾第一代副司機,安全值乘列車超過3.5萬公里,再值乘2.5萬公里就可以參加司機考試,獨立駕駛動車。在中國高鐵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像他一樣,有66名老撾籍學員通過考試,定職為副司機。在中老鐵路老撾段,昆明局集團公司通過開展中文教學、一對一培訓、師帶徒演練,已培養590多名老撾籍員工正式參與到運營養護中。

客流、物流、商務流密切交織在一起,催生了大量工作崗位,解決了許多老撾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也促進了中老人民的經濟交往和人文合作。截至12月3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850萬人次,運輸貨物1120萬噸,開行跨境貨物列車達到3000列,累計運輸跨境貨物195萬噸,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向南”的理想起點

11月15日,昆明托管磨憨以來首個建成的重點項目——磨憨口岸新邊民互市場正式運營。

當天,磨憨口岸新邊民互市場里人來人往,有的人在智能自助申報終端機前熟練地操作著,也有人剛來,在大廳前臺咨詢。新邊民互市場占地總面積125.6畝,是原互市場面積的2.5倍,可容納年進出口貨運量400萬噸,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包括綜合辦公大樓、進出口交易及駁貨區、監管一體化倉庫等基礎設施。

勐臘磨憨邊民互市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羅智馨介紹,通關承載率是原邊民互市場的3倍以上,每日進出口貿易通關量從150輛車增至500輛車以上。運營后將大幅提升磨憨口岸的邊民互市貿易承載力,高峰期口岸擁堵問題將得到明顯改善。

“今天我從老撾進口了300多噸香蕉,半小時就辦完了進口手續。”磨憨鎮村民王紅艷說。經過多年發展,磨憨口岸目前已建成水果、糧食、冰鮮水產品、植物種苗等指定監管場地。目前磨憨口岸的邊民互市主要以老撾的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為主,如香蕉、西瓜、南瓜、毛豆、豇豆、百香果等。

托管磨憨鎮后,昆明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邊境線和邊境口岸”的省會城市。隨著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昆明正在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開放的市場中心、內地城市向南亞、東南亞拓展市場的理想起點。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